当前位置:首页>>协商议政

市政协助推我市校城融合发展双月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编

来源:吉林市政协   时间: 2022-10-31 12:43
 
  编者按:为全面深化驻吉高校与我市战略合作,促进高校与城市资源优势全面对接,更好地推进校城融合发展,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市校城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并组织召开了双月协商座谈会。座谈会上,7名市政协委员结合调研结果和自身工作实际对助推我市校城融合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现摘编部分发言,供借鉴交流。

 

  关于助推我市校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   李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既为助推我市校城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也进一步拓宽了我们考虑问题的思路,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切实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级校城融合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加强统筹指挥、统一调度,推进工作落实。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调度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难题。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随时帮助协调解决具体难题。选优配强专业工作力量,抽调科技、教育、人社等部门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落实举措,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一是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法规制度,建立高校和企业参与校地融合发展的约束、激励、监督考核体系,确保合作的双方利益不受损害;二是对于积极参与驻吉高校应用型人才合作培养的企业,政府应出台相应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实习人员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三是搭建我市“政产学研用”管理与协调机构,收集和推广技术市场信息、生产信息、科技成果信息。设立校企联合课题组,联合申报省(市)级科研平台和项目,开展科研合作。
  (三)打造产业链对接平台,形成协同创新创业的整体合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产业链校企对接会、研讨会以及揭榜挂帅等活动,鼓励高校、企业结合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共建大学科技园、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大项目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可以借鉴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模式:通过组建高校专家咨询团队,帮助解决产业链条问题,实现“智力融合”;通过为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技术人才提供“一站式”辅导,实现“孵化融合”;通过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新增或调整学科专业,定向培养急需紧缺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实现“育人融合”;通过创新设立高校校长基金,以直补的形式支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成果融合”;通过建立高校科创成果交易中心和高校人才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融合”。
  (四)完善人才激励政策,打造留才引才用才的良好生态。一是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定期召开政府相关部门、驻吉高校、驻吉企业参加的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二是建立健全政校企共引人才机制。针对高校和企业引进的与吉林市产业紧密契合的E类及以上人才,政府负责落实引进人才的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高校提供引进人才的岗位和基本薪酬;企业提供引进人才的绩效薪酬,提出科研需求和绩效考核,形成“双薪双体制”政校企共引共用人才模式。三是政校企携手打造新型智库。分学科、分产业组建吉林市高层次人才库、高水平成果库,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四是大力支持驻吉高校优秀毕业生留吉,政府可提供绿色通道解决落户、房屋购买或租赁、收入补贴等事宜。
  (五)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驻吉高校应充分借鉴江苏常州集萃碳纤维产业研究院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和人才管理模式,针对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等行业应用的关键环节,搭建“政、产、学、研、用、资金、人才、方法”高度集成的系统平台。可以采取企业立项目,院校项目团队认领课题,政府支持课题经费的模式进行,将高校宝贵的基础研究一步步转化为实验样品、可靠产品,形成从“概念”到“实践”、从“研究”到“市场”的产学研一体化格局。

 

  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市政协委员、吉林化工学院副院长   艾学忠
 
  近年来,吉林化工学院始终坚持以“双特色”建设为引领,服务新时代吉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使命,充分发挥“校城融合”平台优势,积极推进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校企全面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化工”学科集群对接地方产业
  学校紧紧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和吉林市“四六四五”发展战略,以石化产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与中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优势,重点建设服务石化产业特色鲜明的“大化工”学科集群,建立了与吉林现代产业体系紧密衔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吻合的学科专业发展体系。目前,学校的全部一级学科和70%的本科专业都与石化行业紧密相关。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行业发展
  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禀承“工程师的成长摇篮,管理者的培养基地”的办学特色,构建了校企全程协同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每年,到本地企业实习实践的大学生近万人次,有近百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走进校园为学生讲授专业课指导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广泛分布在我省石化、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优秀校友代表包括,吉林化纤宋德武、星云工贸于广臣等。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40%以上留在吉林省就业(近5年留在本市就业的学生达1700余人),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储备和保障。
  三、科技创新助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学校坚持学科、团队、平台、项目一体化发展的科技服务创新思路,紧紧围绕我市石化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求,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与中油吉化等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2项,与吉林化纤集团合作成立科研机构10余所,与吉林博大生化联合建立院士工作站,成为“中国生物能源产业联盟”发起单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学校围绕中油吉化120万吨大型乙烯及其下游化工产品项目技术需求,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加快推进炼油业务由“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变,助推炼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交钥匙”工程已经完成,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其中,《10万吨/年丙酮氰醇法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配套技术开发》项目为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每年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聚碳级苯酚生产工艺技术》在吉林石化染料厂苯酚丙酮装置上应用,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600万元以上。
  同时,与吉化龙宇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瑞吉特殊化学品有限公司、吉林北沙制药有限公司等,在精细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化工三剂等项目开发上长期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攻关取得进展。2020年,与学校长期开展校企合作的吉化集团吉林市星云化工有限公司,获批吉林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
  四、校企深度融合助推碳纤维产业发展
  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先进材料方面的科技人才优势,在碳纤维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先后与吉林化纤、国兴复材等企业合作成立了“先进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院”“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吉林市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航空新材料创新基地”,举办新材料高峰论坛,服务吉林碳纤维产业链发展需求。
  2021年8月,在吉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吉林化纤集团共同组建了“吉林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研究院及现代产业学院”,这是集碳纤维创新、研发、检测、孵化与产业化一体的国际化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平台。
  学校和吉林化纤依托平台,联合开展重大课题攻关,重点解决在碳纤维助剂,聚合、原丝与碳化,碳纤维表面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研究方向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助推“碳纤维+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新产品、新技术、大型仪器等方面实现共享,提高产业孵化速度;加大资金投入,学校投入2000万元建设碳纤维工艺小试生产线研发创新平台与企业共享。
  五、“人才高地”建设对接“人才兴业”计划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制定了“十四五”时期“人才高地”建设重点行动计划。围绕重点学科与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出台“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激励政策,与吉林市人才工作“一个意见、六个办法”紧密衔接并积极落实。
  在碳纤维和复合材料产业科技研发方面,学校聘请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樑华教授为我校碳纤维材料研究院名誉院长,聘请清华大学骞伟忠教授为科技指导员。目前,学校已有15名博士在从事碳纤维相关研究工作,在三年内将再引进10-15名高端人才,与吉林化纤的技术研发力量协作,共同建设一支碳纤维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团队,为提高吉林碳纤维产业竞争力提供高端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校城融合深度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常委 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秦力
 
  (一)创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方式。可充分利用吉林、浙江两省对口合作的机会,采取政府主导跨省合作共建模式、企业主导跨区域合作模式,借鉴浙江省温州市、辽宁省沈阳市等开展政府、企业飞地经济的经验,借助我市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经济开发区、已有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我市主导产业,推动两地(飞出地、飞入地)高校与高校、企业与企业、园区与园区、高校与企业、企业与园区、高校与园区之间跨区域深度融合。
  (二)共建共享创新资源共同体。建议在政府统筹协调下,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金融界等多方面资源,成立独立事业法人的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企业想做而做不成、风投想投而不敢投、政府想干而没法干”的技术研发与服务,建成集知识、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大型企业自建研发机构的同时,探索“域外孵化、吉林转化”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发达地区建立研发机构,与发达地区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入市场机制,突破传统的技术转让模式,面向中小企业发展需求,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平台,共建研发团队,共建中试基地。
  (三)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联盟。借鉴江苏常州经验,成立吉林市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联盟,成员由驻吉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整合各类中介服务资源,建立产学研信息交流服务平台,解决产学研结合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精、做实各项产学研服务工作。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培养扶持一批自主创新的知识型的中介服务机构,如生产力促进中心、项目评估机构、科技开发中心、科技咨询中心、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等,引导中介机构按市场化独立运作。建议首先建立“技术需求库”“成果储备库”“咨询专家库”“信息资源库”四个库,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形成覆盖全市、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构建全市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四)制定相应奖励政策。政府提供相应补贴,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共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充分利用驻吉高校、市内企业现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组建吉林市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实现科研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逐步建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队伍稳定、保障到位、信息齐全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中心。借鉴浙江湖州创新券工作经验,鼓励企业向高校和科研院所购买创新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五)强化创新政策保障。借鉴江苏昆山经验,结合落实吉林省“人才新政2.0版”,进一步完善吉林市“1+6人才政策”,实现政校企共引共育共享共用人才。借鉴福建厦门的经验,政府应以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基础研究加大投入,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建设与运作模式,设立专项引导资金,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围绕新兴产业,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议我市每年举办产学研用合作表彰大会,对产学研合作取得重大成果的单位、项目和人员进行表彰,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

 

  关于引导驻吉高校学科专业链与我市产业链精准对接  促进校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吉林医药学院副院长 金连海
 
  (一)进一步完善驻吉高校专业评估机制。驻吉高校应定期对已开办和拟开办的专业进行评估,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重点发展与地方经济产业链和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新增一些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研发设计、数字创意等产业升级急需紧缺的学科专业;限制设置雷同、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不紧密专业,停招就业连续不达标专业,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进一步拓宽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渠道。政府牵头搭建我市“政产学研用”管理与协调机构,编制“政产学研用”合作计划项目,收集和推广技术市场信息、生产信息、科技成果信息。政府搭台组织各种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交流、人员交流活动,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和中介机构公布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提高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和研发能力的认知度认可度。吸引更多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参加到产学研合作中来,进一步扩大学校专业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三)进一步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让高校科研成果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驻吉高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注重“专精特新”对口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人才培养链主动对接产业链。企业与各高校、职业教育学校建立长期人才定向培育与就业通道,对接“高精特尖”产业需求,设立产业链技术攻关项目,面向教师揭榜挂帅,吸引本科及以上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形成培养、就业、技术输送的链式人才体系和以人才为后盾的“专精特新”良性业态。

 

  关于吸引大学生择吉留吉就业创业 促进校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刘占文 
 
  (一)高度重视就业,强化主体责任。建议把促进高校毕业生择吉留吉就业作为事关吉林市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发展的战略性和全局性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积极谋划、统筹协调、强力推进。既对产业扶持又对人才扶持,充分发挥公共部门的工作平台和职能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统筹协调、督查指导我市高校毕业生择吉留吉就业各项任务推动落实。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深入挖掘就业岗位,定期编制本地区紧缺人才、急需人才目录。优化政策环境,增强扶持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家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帮助他们认清形势,了解政策,降低就业期望值,鼓励他们到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用人单位去工作。
  (二)关注人才发展,精准施策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多层级、多样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求职招聘、就业规划、创业指导、人事档案管理等一体化综合性就业服务。二是要针对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等不同层次,区别文、理、工、商等不同专业类别,精准了解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分类研究留吉政策。要从新生入学开始调研,储备学生的就业预期,建立“台账”,有针对性谋划具体举措,开展跟踪服务,实现有效对接。三是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建立“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为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就业报到、档案转接、补贴申报、创业融资等提供“保姆式”服务,在各级人社部门设立高校毕业生服务专员,开展全方位帮办服务,让毕业生“除了工作压力以外没有其他压力”。四是要提升科研和学术环境。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合作科研项目,以项目引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实践,搭建师生联结企业的桥梁纽带。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升品牌塑造和宣传力度,高质量建设好人才配套环境。
  (三)提升城市实力,营造宜业、宜居环境。立足我市六大产业集群发展趋势,通过全面提升本地的企业规模与实力,培养更多的优秀企业,有效增加我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使得公共资源供给与人才需求相匹配,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实力,把吉林市打造成一座校地合作、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城市。
  (四)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城市名片,吸引域内外莘莘学子。要围绕吉林市“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和旅游文化名城、现代产业基地、创新创业高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通过“面对面”“键对键”的方式,让广大在吉林市求学的青年大学生了解这座城市未来发展前景,提振留在吉林就业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心。同时,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对实名制登记、求职创业补贴、就业见习等政策进行全方位宣传,大力宣传社会各界支持创业的事迹和在我市创业贡献突出的大学生创业典型,让域外求学的大学生了解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激发就业创业热情,营造择吉留吉就业创业良好氛围。

 

  关于大力培育新业态经济 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建议
  市政协常委、省蚁神动漫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明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架设创业就业桥梁。我市是老工业基地城市,一直以来,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倚重于支柱产业,但想要在现有基础上,寻找和突破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新业态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吸引和留住大学生人才,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这样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新业态吸纳就业的新特点,结合供需双方的新要求,多种渠道架设新业态就业桥梁,开展多种形式新业态招聘会,让供需平台更加畅通。在支持创业上,可发布一批新业态创业领域目录,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这些领域创业,并加大政策支持和指导帮扶力度。
  (二)打造新业态产业集聚,拓展创业就业空间。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带动,应全力打造新业态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和推动网络经济、网红经济、电商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新经济模式,依托集聚区产业主体和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和带动效应,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接入网络经济,营造良好的新业态创业创新氛围。给予新业态集聚区政策支持,鼓励个人投资建立小型特色工厂并给予发展支持政策,形成小型工厂经济模式,生产与网络销售相结合,即吸引了创业投资,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要引导和鼓励企业把闲置房产、废旧厂房等用于特色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及双创园区建设,培育更多的产业孵化主体平台,带动产业集聚、集群式发展。
  (三)开启“极简电商”新模式,创造创业有利条件。大学生由于缺少资金、技术和经验,普遍对创业持有胆怯和怀疑的心态。为了打消这些顾虑,可以借鉴蚁神动漫公司创业园区的“极简电商”新模式,引领大学生从事新业态,实现“轻资产、低投入、低风险”创业。大学生在创业园区创办企业,给予房租费用50%优惠,提供办公桌椅等用品。对于初创团队,免费提供办公卡位、会客空间等办公条件。对于入驻电商园从事电商的创业者,免费提供创业场地及库房,免费统一办理执照等相关手续。定期组织创业培训、创业沙龙交流会,创业导师进行辅导,法律顾问帮助解决在创业经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入驻大学生基本上是“拎包入住”,只需要按照“网店与直播”带货培训要求,提高销售业绩就可以获得收益。希望驻吉高校多推荐优秀毕业生,引导他们尽快融入全国电商与直播带货发展大环境,帮助木耳、灵芝等地方特色产品通过网络进行销售,推动产品市场化,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关于加强政校企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我市校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北华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王洪希
 
  (一)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一是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在市委的统筹领导下,通过建立完善全市协调联动,构建人才引进培养、项目扶持、跟踪服务、考核问效全链条政策和工作体系,不断创新人才政策体系,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政策壁垒;二是推进校地人才政策兼容共享。我市应将驻吉高校人才工作纳入全市人才工作体系,充分发挥驻吉高校学科特色、人才培养优势,配套形成人才引进流动、培养开发、评价使用、支持和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政策。三是切实保障人才政策落实到位。强力推进“一个意见、六个办法”等人才政策落到实处,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尽快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二)加快实施“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三位一体”指的是驻吉高校、政府、企业携手合作,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四方联动”指的是驻吉高校、政府、企业、产教融合服务企业( 组织) 共建人才培养体系。一是高校根据企业需求,开展教学基本建设,实施教学改革,提供定制式生源;二是政府出台政策、搭建平台,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宏观调控与指导;三是企业参与高校教学改革,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提供实习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兼职教师身份到学校任教;四是产教融合服务企业( 组织) 提供产教融合供需双方对接服务,负责开发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辅助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体系,提供大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服务,辅助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推荐大学生留吉就业。
  (三)市政府应实施校城人才联合引进、培养机制。一是吉林市专门制定政策,对双方急需的高端人才,采取“就职驻吉高校、创业吉林市”的办法,一事一议,根据人才意愿,可将编制落在驻吉高校,人才归高校所有,为吉林市所用,既提供平台,发挥其所长,为人才解决了用武之地,又为吉林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二是落实好“一人双岗”举措,为使驻吉高校人才更加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市委组织部门应从驻吉高校选派优秀干部教师到吉林市各县(市、区)、有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建立高层次人才挂职机制,引导更多的企业选聘博士、专家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以此建立校城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协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各类专业人才。三是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促进驻吉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吉林市产业需求侧全要素、全方位融合。驻吉高校、政府、企业、产教融合服务企业( 组织) 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和教学改革,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协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各类专业人才。
站群导航
相关链接